请稍等 ...
×

采纳答案成功!

向帮助你的同学说点啥吧!感谢那些助人为乐的人

老师,请问是否因果,可否泛化表格是专门针对实验时?

正在回答

1回答

“因果”和“可泛化”是针对从实验得到的结果/结论而言的。“随机分配”和“随机抽样”是针对实验设计而言。通常,我们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研究某个感兴趣的问题。这些数据是从一些个体上收集到的,那么这些个体是否是从“总体中随机抽样”的,就决定了分析数据以后的到的结果/结论是“只适用于这些个体”,还是“可以泛化到这些个体所代表的总体”。此外,比如你想知道“运动与BMI是否有关系”。如果你是通过观察这些个体的历史数据对他们进行分组(有些人经常运动,另一些人不运动),然后测量BMI,看两组人是否有差异;这个时候你得到的结果只能说明相关。如果你是主动操纵了某个感兴趣的变量(比如把这些个人分成两组,让一组人去运动,让另一组人不要运动;注意,这与这两组人本身是否经常运动没关系),然后测量BMI,看两组人是否有差异,这个时候如果你发现有差异,可以说运动与BMI有因果关系。

1 回复 有任何疑惑可以回复我~
  • 提问者 Jazz_Qi #1
    老师,您好。
    我这里对随机分配与因果关系感觉还没有彻底明白,随机抽样与泛化是没太大疑问的。再用您的运动与BMI例子,假如样本是随机抽取的,然后分配时候不使用随机就一定不是因果关系吗?
    
    由于您的例子无论抽样还是分配都是随机的,意味着分配后两者的期望分布是皆有常运动和不常运动的人。
    假如如:分配时按照是否常运动分配,然后2组都运动,看结果是否不常运动的的BMI变化更显著,变化幅度更大,能否也能作出BMI与运动有因果关系?我知道这样连研究方法和分析方式都不一样了,请您帮忙分析一下在我举的实验方法中得到的结论能否包括BMI与运动间的因果关系。顺便对比一下您的例子,谢谢老师。
    回复 有任何疑惑可以回复我~ 2019-08-16 08:27:41
  • Angelayuan 回复 提问者 Jazz_Qi #2
    你的问题非常好。因果关系是非常难验证的,想验证因果关系需要非常严格的过程。
    1. 分配的时候不使用随机分配一定不是因果关系,因为你分析得到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,可能是由其他的混淆变量导致的。
    2. 随机分配的目的是控制混淆变量。在我举的例子中,涉及到两个关心的变量,第一个是“运动”(分类变量),包含“是”和“否”两个水平;第二个是BMI(数值变量)。因果关系意味着,只要运动了,BMI就一定低。如果你按照个体平常是否运动进行分组,然后发现经常运动组BMI低,于是你说运动与BMI有因果关系,这肯定是错误的。原因是,有可能运动并不是BMI低的原因,而其他因素,比如性别、经济条件这些因素在影响BMI(即有可能你分成两组,运动组里大多数是经济条件好的男性,而不运动组里大多数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女性,而这是你无法控制的,因为你只按照他们平常是否运动进行分组)。
    3. 如果想验证因果关系,你需要控制其他混淆变量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机分组,使得这两组的人在各种维度的组成上是相似的。就像你提到的,随机分配后,两组既包含平常运动的人,也包含平常不运动的人,同时两组的人员在性别、经济收入的构成上也相似。这样,控制掉这些可能的混淆因素后,你让两组人一组去运动,一组不要运动,然后测量BMI,才可以推测因果关系。
    4. 这里我们用运动举例子,但其实谈到了两个不同的“运动”变量。一个变量是“平常是否运动”(我们无法操纵,而是根据观察得到的),一个变量是我们操纵的“运动”(随机分配后,一组人运动,一组人不运动)。这里其实可以考察,运动(我们操纵的变量)与BMI的关系是否受到“平常是否运动”(我们无法操纵,而是根据观察得到的)这个变量的调节;或者,可以在控制掉"平常是否运动"的影响后,考察我们操纵的"运动"变量与BMI的因果关系。
    回复 有任何疑惑可以回复我~ 2019-08-16 09:10:08
  • 提问者 Jazz_Qi 回复 Angelayuan #3
    谢谢老师。
    get到关键词了:因果关系与混淆变量,两变量的关系与其他变量的调节作用。
    回复 有任何疑惑可以回复我~ 2019-08-16 11:22:05
问题已解决,确定采纳
还有疑问,暂不采纳
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APP下载
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