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纳答案成功!
向帮助你的同学说点啥吧!感谢那些助人为乐的人
我在学习第十三章目标检测算法的实际应用时,有一些疑问。
1、在计算力一定的情况下,目标检测模型的检测速度是否只与参数量的大小相关? 2、在现实场景中,目标检测是否只用one-stage模型?
第一个问题,计算速度主要看计算机量。第二个问题,具体要看应用场景和平台,相比较onestage会多一些。
1、对,就是计算机量一定的情况下,比如说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分别用两个模型做预测,检测的速度是不是只和模型参数量的多少有关? 2、two-stage模型有哪些实际的应用场景?
计算机量是指网络乘加的次数,比如resnet相比于其他的卷积结构而言计算机大了,但是参数量没变。所以,要看网络的。你这里的计算机量理解成算力了。第二个问题,应用场景要看平台,比如在adas里面如果用ti的平台,算力上就会允许,这时候twostage的算法就会被考虑上,另外,算法实际落地的时候,还会做裁剪,定点话。这也会减小模型的计算机量上的差异。具体选择那个模型,会根据最终的功耗,精度这些因素考虑。
如果一个目标检测模型运行在一个嵌入式设备(比如说手机或是一个树莓派的小车)上,是不是表示这个模型在infer阶段使用的是CPU?因为好像嵌入式设备上没有NVIDIA的GPU。那这样的话,模型的infer速度会不会就比较慢?
登录后可查看更多问答,登录/注册
从原理到场景实战,掌握目标检测核心技术
2.1k 9
950 7
538 5
2.3k 4
1.8k 4